80岁的翁国良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个问题:全世界最大的地铁网络在哪里?随后炒股配资平台下载,他自制了数张图片,用于说明他认定的答案: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上海+苏州”。
上海与苏州在“同一张”地铁网络里?这个答案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去年6月24日起,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与上海轨交11号线在昆山花桥“牵手”,由此上海、苏州地铁网络连在了一起。这让翁国良激动不已:“苏州11号线开通,把我的两个‘故乡’通过轨交连在了一起。”
耄耋之年的翁国良自称是一个“苏州上海人”:1944年,他出生在上海城隍庙附近,1962年离开上海前往西北工作,1973年他定居苏州,至今已在苏州生活超过50年。
说起苏州,翁国良习惯加上“我们”二字,比如,“我们苏州交通近年来迎来大发展,上海与苏州的联系更紧密了”,语气中尽是骄傲。说到上海,他又总念起故乡的“好”——采访当天,他向记者展示了一顶用了50年的双开门蚊帐,这是他在1973年定居苏州时,特意到上海南京东路上海帐子公司买的,“那时只有上海有”,言语中多了几分自豪感。
《沪苏地铁攻略》中的苏州攻略
退休后,翁国良醉心于制作关于苏州的各种交通攻略。去年6月,苏州轨交11号线开通之际,他做了一套六张折页组成的《沪苏地铁攻略》,内容包括上海地铁与苏州轨交票价和车程攻略,沪苏轨道交通收费区内卫生间攻略、无障碍电梯攻略,以及沪苏A级旅游景区攻略、沪苏三级医院攻略、沪苏普通高校攻略等。攻略由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印制了1万份,开通当日免费发放。
攻略依旧被“需要”
十多年前,翁国良就发现坐公交车就能玩遍长三角。
当年,翁国良看到老伴单位发放给退休人员的一张A4纸大小的苏州景区公交线路图,这份攻略被不少苏州老年人视作“旅游宝典”,但翁国良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只有文字,没有图”。翁国良决定自己制作一份更简明的交通攻略,耗时4个月,他完成了“处女作”《BUS苏州游》,有整整40页的苏州市区及周边的公交换乘路线图。他自费印刷一部分赠给身边亲朋好友,获得一片赞誉,同时,这份地图被上传至网上,引来不少公交迷下载、分享。
在制作这份攻略时,翁国良发现不仅能乘坐公交车游苏州,还能搭乘城际、城乡公交车,无缝衔接上海、无锡、常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的公交网络,“坐公交车玩遍长三角”已成现实。“这也是近年来长三角跨省公交的早期探索”,翁国良得出这个结论。
那次“试水”让翁国良很有获得感,他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的交通攻略中,找到了退休生活的新乐趣——无所谓有没有经济回报,“做出来的东西能得到社会认可”,这种精神满足和回报就是“无价之宝”。
2013年,苏州轨交1号线开通一周年举办征文活动,翁国良制作的1号线攻略获极高评价,这是他制作苏州地铁攻略的肇始。之后,翁国良又对制作沪苏地铁攻略上了心,“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份攻略做好”,翁国良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这份沪苏地铁攻略从策划到印制前后花了约一年,其间翁国良特意向在上海生活的弟弟等人征求意见,“搞清楚究竟需要什么”。春节一过,苏州轨交集团便找到翁国良,听他说过制作该攻略的想法后,当即表示“这份攻略是市民需要的”。
翻看这份攻略,虽绝大部分数据来自官方渠道,但依然能看出翁国良加入的一些小心思,比如每站标明以花桥站为起点所需的预计时间、票价,其中到上海最远的站点是16号线滴水湖站,需要147分钟,票价14元。
花桥站至上海各地铁站车程/票价
为了制作这份攻略,翁国良汇总了超10万条官方数据,在PS软件中建立了超3700个图层。他将自己的4个电脑分区视作“三室一厅”,各司其职,一“室”安装系统,一“室”安装软件,一“室”储存文档数据,一“厅”负责攻略制作和存储。为制作这份攻略,翁国良不但自己在网上找官方数据、各处现场踩点,还多次让家住上海轨交8号线陆家浜路站附近的弟弟帮他走访上海地铁站的实地情况。
和十多年前翁国良制作《BUS苏州游》时相比,现在乘客打开手机,就可以查询到相关交通信息,制作纸质攻略的意义在哪里?翁国良并不着急解释,而是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此前他曾与志愿者一同在东方之门地铁站发放沪苏地铁攻略,其间遇到来自上海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当拿到这份攻略后,“他们都很开心,表示很需要”。
“手机不能整体看到苏州、上海的地铁相关信息”,翁国良认为,这份纸质攻略将一些散落的信息汇总到一张纸上,不仅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需要,同样适合年轻人,可随时翻阅查找,提前规划线路,“还能一图查到哪些站点有洗手间,方便长时间乘坐地铁时有所准备。”对于攻略的服务功能,翁国良颇有信心。
享受更多发展红利
去年6月24日,苏州轨交11号线开通,翁国良一早6点钟就从苏州古城内三元坊站附近的家里出发,2小时后来到苏州轨交11号线花桥站,现场见证苏州11号线开通。现在,地铁成了翁国良老两口往返苏州与上海间的首选,已乘坐不下10次。数据显示,苏州轨交11号线开通以来总客运量超过4600万人次,“五一”当天客运量将近3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谈及往返沪苏的经历,翁国良这位“苏州上海人”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50多年前。在1973年正式定居苏州前,他曾和妻子回到上海、苏州探亲,算是考察转业后的工作、生活城市,他回忆,“当时的上海是‘大上海’,苏州真的是‘小苏州’,除了苏州火车站都静悄悄的,从上海回到苏州一下子安静了”。但相比上海,考虑到工作、住房等因素,夫妻俩决定定居苏州。
上海和苏州之间约100公里,现在乘坐高铁不过二三十分钟车程。但在20世纪70年代,翁国良在春节期间,只能搭乘当时称为“棚车”的“黑皮车”,这是一种外观为黑色的货运列车。春节时上海与苏州等周边地区人员走亲访友需求激增,旅客列车“绿皮车”运量捉襟见肘,只能加开货运列车。
在翁国良的记忆中,棚车内没有座位,有的人不得不席地而坐,有讲究一些的,坐在自带的报纸、行李或小板凳上,由于车厢底盘较高,会配上一把木梯供乘客上下车。开到沪苏之间的南翔、昆山、正仪、唯亭等车站,棚车站站停,这样全程要花费两三个小时。别看条件简陋,耗时较长,棚车车票却是当时的抢手货,因为绿皮车票价起码要贵上一倍。
这些年,翁国良见证并亲历着沪苏两城的交通变迁。1996年,沪宁高速公路通车,“苏州到上海一路没有红绿灯”,这在当时是天大的新鲜事,要知道“以前一路上要停啊停啊”,跨省班车和有车一族开始驰骋在高速公路上,往来沪苏间就像街坊邻居串门一样方便。2010年,沪宁城际铁路通车,沪苏之间进入“公交化”动车时代,每隔几分钟就有一班列车,后来不少列车从D字头一般动车升级为G字头高速动车。
相比坐高铁,翁国良更喜欢乘坐地铁前往上海。对于换乘站的扶梯、洗手间设置,他了然于心,可以就近找到自动扶梯等设施,同时还可以在换乘站提前去洗手间。此外,老两口持苏州高龄卡可免费乘坐苏州地铁,全程仅需支付上海地铁费用,每人花费8元。
感觉像是同一座城市
上周六,翁国良和弟弟相约在花桥地铁站会合。一早,翁国良在苏州买上鲜活河虾,回家立即烧好,还带上苏州夏季时令美食炒肉馅团子,7点多钟吃过早饭后从家中出发,乘地铁前往花桥,耗时约2小时;几乎在同时,他的弟弟从上海的家中出发,带上油炸梭子蟹,目的地同样是花桥,大约花费1.5小时。两人在花桥碰头,午饭时便可品尝对方带给自己的时令美食。“这就是地铁带来的同城化的便利,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翁国良对这样的交换美食的做法颇为满意,这已经是他与弟弟妹妹在花桥站第三次会合。
沪苏轨交11号线“牵手”后,翁国良对于“沪苏同城化”有了更高的期待——“铁路、高速、高铁全国城市间都有,但只有同一城市才连通地铁”,因此沪苏11号线连通,才是真正实现沪苏同城化,“真正感觉像是同一座城市”。
沪苏轨交11号线,寄托着一大批苏州上海人、上海苏州人的同城愿望。一次,翁国良与苏州轨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交流得知,在苏州轨交11号线建设过程中,这位负责人除了与翁国良这位“苏州上海人”交流颇多外,还与一位“上海苏州人”联系频繁,这是位上海的轨道交通专家,该专家对苏州轨交11号线建设运营提了不少建议。无论是“苏州上海人”,还是“上海苏州人”,都在为沪苏交通出力。
苏州和上海本就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是长三角乃至全国同城效应最显著的区域之一。早在2012年,苏州旅游局找到翁国良,希望他能做一份清明节扫墓踏青公交攻略,理由也简单——“你是上海人,了解上海市民的情况和需要”。翁国良接下任务后,2013年3月推出该攻略,引导上海市民前往扫墓后,可以在苏州踏青。当时的主流交通方式还是“火车+公交车”,城市接驳中公交车是主力。
现在,交通攻略也越来越“同城”。去年,苏州轨交11号线开通时,翁国良有了再做一份清明攻略的想法。3月13日,他联合姑苏区平江街道观前社区党委,推出一份清明扫墓“一图通”。他在图中标记了苏州43处墓区,周边遍布6条地铁线、33座地铁站,同时苏州临时开通了6条公交直达墓区专线、12条地铁接驳公交线路等,方便清明人们出行。据民政部门分析,今年苏州清明期间祭扫客流将近800万人次。今昔对比下,翁国良感受到的最大不同是轨道交通成了接驳主力,公交则成了辅助。
今年3月,苏州、无锡两地轨交官网同日公示苏锡轨道快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据了解,该快线便是未来将在苏南硕放机场衔接的苏州轨交3号线、无锡轨交3号线的延伸段。
翁国良畅想着炒股配资平台下载,随着苏州与无锡轨交相连,未来沪苏锡也将实现“同城”。他琢磨要做一份沪苏锡地铁攻略,因为他老伴的老家就在无锡江阴,这份攻略同样意义重大。到那时,“吃完小笼包坐地铁去听评弹,看东方之门、东方明珠”将更加方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免息配资平台观点